太湖远大(920118) 公司专注于环保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。太湖远大成立于2004年,是一家专注于环保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、制造、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。公司产品分为交联聚乙烯(XLPE)电缆料、低烟无卤电缆料和屏蔽料三个大类,可广泛应用于电力、通信、交通、石油化工、建筑、冶金、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和国防领域。截至2025年一季度,公司董事长俞丽琴女士直接持有太湖远大15.47%的股份,赵勇持有19.28%的股份,潘姝君持有3.54%的股份,三位合计直接持有38.29%的股份,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,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稳定。 近年来公司业绩总体稳健,一季度公司业绩阶段性承压。2020-2024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及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8.14%、17.31%。2025年一季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,379.86万元,同比下降13.14%;实现归母净利润304.65万元,同比下降79.21%,主要系上游材料价格经过12月份以来的快速下降,下游市场需求在受春节前后影响启动滞缓、行业产品竞价态势仍有所延续等原因所致。3月以来公司的下游需求逐渐改善,原材料价格波动趋于平稳,后续公司将依托多年深耕细分领域的品牌影响力,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、积极拓展国外市场。 高性能、特种化产品推动线缆材料产业优化升级。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力电缆、通信电缆与光缆、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中,为除金属导体、光纤外的主要原材料之一,具体包括绝缘材料、屏蔽料和护套料。我国线缆用高分子材料行业整体集中度较低,近年来行业集中度呈现逐步提升趋势,优势企业通过产品质量和专业化发展赢得更多市场份额。未来电力、电网、新能源、5G通信、轨道交通等下游领域将持续带动对电缆材料的旺盛需求,行业将加快向环保、无卤、低烟阻燃材料转型,并逐步转向高性能、特种化和差异化竞争。 投资建议:太湖远大作为国内少数已实现线缆材料产品系列化生产的企业之一,具备较强的品牌影响力与技术积累。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逐步投产,以及公司在研发端的持续投入,公司的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。此外,公司积极布局国际市场,并将产品应用下游拓展至光伏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,未来公司的产品结构、客户结构有望不断优化。我们预计公司2025-2027年EPS分别为1.41/1.58/1.83元,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0/18/15倍。首次覆盖,给予“推荐”评级。 风险提示: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;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;应收类款项回收风险。
2024年报&2025一季报点评:市场需求放缓与竞争加剧致业绩下滑,积极开拓境外市场
太湖远大(920118) 投资要点 市场需求放缓与竞争加剧,业绩下滑承压。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与2025年一季报,2024年实现营收15.94亿元,同比+4.64%;归母净利润0.71亿元,同比-8.97%;扣非归母净利润0.64亿元,同比-12.71%。2025Q1实现营收2.94亿元,同环比-13.14%/-26.13%,归母净利润0.03亿元,同环比-79.21%/-87.50%。业绩下滑主要系下游有效需求增速放缓,叠加市场竞争加剧、销售价格承压。公司积极依托品牌优势推出新产品,对外积极开拓市场,建立合作关系的国外客户数量增多,实现境外营收1.77亿元,同比+4.21%。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降低1.62pct至9.15%,销售净利率同比降低0.66pct至4.42%,销售/管理/财务/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.53%/1.35%/0.53%/1.68%,同比-0.22/+0.02/-0.29/+0.39pct。 化学交联产品为主要增长来源,较2023年同比增长13.19%。1)化学交联:实现营收5.85亿元,同比+13.19%,在总营收占比36.71%。受其主要原材料低密度聚乙烯(LDPE)价格上涨的影响,毛利率同比-5.12pct至5.30%。2)硅烷交联:营收同比-0.35%至6.49亿元,在总营收占比40.74%,毛利率同比-0.50pct至7.81%。3)低烟无卤:营收同比-1.81%至1.89亿元,在总营收占比11.87%,毛利率同比+2.97pct至23.84%。4)屏蔽料:屏蔽料营收同比+5.87%至1.66亿元,在总营收占比同比+0.12pct至10.44%,毛利率同比+1.59pct至10.65%。 乘绿色环保与国产替代东风,募投产能放量潜力可期。1)产品:国内少数实现产品系列化生产的企业之一,包括硅烷交联聚乙烯电缆料、化学交联聚乙烯电缆料、低烟无卤电缆料和屏蔽料,在品种多样性、性能稳定性和质量可靠性等方面均位于行业前列。2)客户:2023年入选中国电线电缆行业最具竞争力企业前20强中有19家为公司的合作客户,公司市占率在国产企业梯队位于前列,在同类供应商中竞争力较强。此外,公司已拥有70家境外合作客户,覆盖24个国家及地区。3)募投项目:募投项目将新增35kV及以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1.2万吨、新能源特种材料3.8万吨的产能,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能力;公司计划研发500KV及以下过氧化物可交联电缆料,高压超高压技术有望打破垄断,助力产品结构升级。募投项目100%达产后预计贡献营收超9亿元,贡献净利润近7千万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:公司为环保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,规模化生产国内领先,募投产能放量潜力可期,考虑公司业绩短期下滑,调整公司2025~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.74/0.84亿元(前值为0.90/1.09亿元),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.97亿元,对应最新PE为17.34/15.28/13.21x,维持“增持”评级。 风险提示:1)市场需求不及预期;2)宏观经济波动;3)市场竞争加剧。